1.政策的傾斜
中國極特殊的市場環境,政策對一個品類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甚至能左右其未來。國家政策對果酒行業的傾斜,力度在不斷的加強。如國家對酒行業四個轉變:從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從烈性型酒向營養型酒轉變;從勾兌浸泡類酒向發酵類酒轉變;從糧食類酒向果露酒轉變;就連在政府工作報告上關于農業問題中也提到“加快糧食酒向水果類酒的轉變”。而在水果重要產區如廣東等地,這種對果酒行業的支持政策更越發的明顯。行業政策對于果酒的支持,為整個品類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2. 消費者趨勢的加強
品類的興盛,更多的取決于消費趨勢的轉變。洋酒、葡萄酒對消費者的長期培育,隨著新一代消費群的成長,以及他們對自身健康認知的提高,使他們對白酒的消費更加的理性。低酒精度、高營養的營養酒類表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2004年國內酒類消費市場布局繼續調整、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非糧食酒比例快速上升,其中葡萄酒、啤酒份額增長6 %~7 %,高度白酒下降8 %~11 %,果酒的市場占有率開始攀升。
另一方面,洋酒與葡萄酒所倡導的酒文化開始逐步為社會所接受。葡萄酒、洋酒所倡導的享受生活的價值觀已初現未來的發展主流的苗頭。果酒與葡萄酒極為接近的產品特質,使得新成長起來的消費者對于果酒的接受度隨之水漲船高,這為果酒的大發展提前完成了消費群的培育工作。
3.試驗田帶來了成功的信心
果酒的釀造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但果酒卻一直都未能形成規模,并始終始終處于低檔酒的地位,難登大雅之堂,處于一個可有可無的尷尬地位。
這種局面在2001年,因為寧夏紅等果酒的突然出力,有了突破性改變。寧夏紅這一試驗成功,用事實證實,無論是消費趨勢還是環境趨勢,果酒經過漫長的冬眠后,已開始慢慢蘇醒,迎來發展的春天。而五糧液等巨頭的進入,讓整個果酒品類的蛋糕做大成為可能。
4.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極大地支持了果酒的開發研究
在果酒開發研究中,眾多新技術得到了應用,如利用超聲波、紅外線促進果酒陳化;應用桄榔酶對果酒進行澄清;通過低溫發酵技術避免維生素降低;利用“陽離子交換法”和瓊脂等新澄清法改善澄清效果;利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氣相色譜法等微量測定技術及相應儀器設備檢測果酒的理化指標等。有了這些新技術的支持,使得果酒的開發研究和生產工藝達到了更高的技術水平,相應地縮短了研發時間、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改善了工藝、提高了產品質量,使更多的果酒新品種得以開發并投入市場。
果酒行業的發展策略
我國果酒生產起步較晚,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不足,需要加大力量促進果酒事業的發展。
1.加強研發和市場推廣,扭轉果酒品種單一局面
目前我國的果酒產業中,葡萄酒占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其他果種開發力度還相對較小,只有蘋果酒、枸杞酒、青梅酒、楊梅酒、獼猴桃酒、黑加侖酒等稍有知名度,還有大量的果種資源沒有得到開發利用,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多種水果混合釀制的復合果酒還多處于研究階段,少有投放市場。
為此,應加大復合果酒的研制生產,或研制果酒與其他酒種結合生產混合酒。不僅要開發出口感好、品質高、品種豐富的果酒,同時還要注意兼備保健性、營養性、功能性。不但要擴大果酒的品種,還應有針對性地開發市場,通過市場調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發適合不同年齡、性別和消費能力的消費人群的果酒產品。加強市場營銷及企業管理,提高果酒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2.加強原料生產基地建設,消除長期發展的隱患
果酒生產上規模、上水平的基礎就是需要有一個長期的、穩定的原料供給源,而我國果酒生產廠家目前大多采用撒網式的小規模小區域的原料收購模式。由于沒有自己長期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造成了不同批次的果酒質量不夠穩定,也為企業的長期發展留下了隱患。
從果酒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應重視原料基地的建設,可以結合本地區的優勢植物和特色植物資源,加大科學培育力度,擴大基地建設規模。特別是對于以野生、半野生果種資源用于果酒開發的企業,更應加強原料基地的建設,如此既可以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果類品種資源,保證充足的、富有特色的原料供應,又能對野生果種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避免濫摘濫采的現象,同時,還能帶動地方種植經濟的發展。
3.盡快制定果酒國家標準,規范果酒品質要求
果酒的生產起步較晚,無論是工藝還是標準,均處于“各家各法”的境地,大多是執行葡萄酒業的行標或者企業自定的企標,果酒生產的國標、工藝國標還處于空白。正是由于果酒國家標準的空缺,使原料、輔料的使用沒有得到規范,任意添加香精、色素的情況時有發生,致使果酒的最終品質無法得到準確的檢驗,品質無法保證,質量不穩定,導致果酒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這對果酒業的長遠發展極其不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應盡快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果酒標準,才能對生產工藝、技術及管理進行嚴格的規范,真正實現對果酒品質的保證,也有利于促進果酒市場的良性競爭,培養消費者對果酒品牌的信任。
4.培育果酒消費市場
目前,廣大消費者對果酒的營養價值還不是很了解,因而果酒的消費受到限制。果酒業今后要贏得更多的消費者,就必須加強對產品的宣傳和對市場的培育;要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向消費者宣傳果酒的營養價值、飲用方法,以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讓喝果酒的人感到自己是站在時代的前沿,是引導潮流的先行者。
5.重視生產工藝、設備的研究,促進產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由于我國果酒的開發研究正處于“百家爭鳴”之際,所采用的工藝設備大多也還處于半生產、半試驗、半研究狀態,工藝及設備不完全成套,甚至還稍許簡陋。而對于不同的植物,其處理工藝和設備還應有所區別。所以應加快對工藝和設備的研究,尤其是其中的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比如澄清過程,通過加大研究力度,盡快實現工藝設備的機械化、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以促進果酒產業朝著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6.生產有地方特色的果酒品種
目前,果酒品種已由過去的蘋果酒、梅子酒、橘子酒、山楂酒等發展到數十種水果酒,如楊桃酒、荔枝酒、菠蘿酒、楊梅酒、草莓酒、棗子酒等。今后,果酒生產要立足于突出地方特色的果酒品種,就地取材,這就既可保證水果的新鮮度及釀酒質量,又可減少長途運輸所帶來的損失,最終降低生產成本。